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股东新闻

【特写】“氢”松拿捏,他们又赢下一场!

发布日期:2025-03-24    信息来源:巴瑞萨分公司   作者:高荣荣   字号:[ ]

3月的孟加拉湾,热浪逼人。位于孟加拉国南部Barguna地区的巴瑞萨燃煤电站汽机房里,温度计指针直逼45摄氏度,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乎让人艰于呼吸。电建电投公司下属孟加拉分公司维护部汽机维护工张乐乐缓缓走下发电机旁的梯子,长吁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氢气检测仪,把沾满汗水的手在早已湿透的工作服上简单擦了擦。他掏出手机扫了一眼,时间正是3月18日16:40。

时间回溯到2月19日,机组发电机在补氢时,漏氢量异常增大。经过仔细排查,确定发电机C氢冷器法兰结合面漏氢。经测算,漏氢量已达7.09立方米/天。正值冲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关键时期,处理工作刻不容缓。按照孟加拉分公司安排,汽机班迅速召开专业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在不停机的前提下尝试对泄漏部位进行粘胶处理。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汽机班全体人员如临大敌,日夜奋战。他们编制了《发电机C氢冷器漏氢处理三项措施》,24小时密切监控漏氢量的变化,确保现场安全风险可控在控。他们分工协作,先后尝试使用1587密封胶、发电机沟槽密封胶、环氧树脂、汽轮机缸体密封胶、金属修补剂等,对泄漏部位进行封堵,初期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因氢分子极小且系统带压,粘接剂久用后会产生气孔,导致泄漏扩大,最终效果未达到预期。

2月27日,漏氢量上升至7.61立方米/天;3月11日,升至8.00立方米/天;3月13日,进一步攀升至8.85立方米/天……持续上涨的漏氢量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班组成员们个个寝食难安,神经紧绷。班组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但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

“我再问问国内的专业人员”

“一定有同类型机组遇到过相同的问题,我再上网找找……”

“我们所需要的胶,一定要能够迅速凝固”……

大家集思广益,通宵达旦查阅资料,与国内同事反复讨论,与发电机厂家深入沟通。最终,他们锁定了1111金属粘接剂——这种粘接剂固化速度快、耐高温、耐腐蚀,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解药”。

经过紧急协调,粘接剂从国内采购到位。汽机班迅速测试粘接剂配比,清除旧的密封胶。3月18日,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完成了漏氢部位的封堵工作。

3月19日至21日,经过数次测算,漏氢量始终在4.90立方米/天左右,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大家持续紧绷的神经终于在此刻放松了下来,个个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毫无疑问,这场与发电机漏氢的“攻坚战”,他们赢了。

 








【打印】 【关闭】